泻心汤证相关论文
《伤寒论》注本不少,能阐述运用经验者却不多。浙江科技出版社最近出版《伤寒论方运用法》,颇符合此一著书目的. 此书重点阐述《......
[病例437] 患者68岁,女,初诊于1972年3月15日。病历:主诉从1年前起胃部不适,烧心,33岁起患脊髓病,并穿腰衣,胃部不适。从60岁起诉......
痞证是临床常见内科病证,最早记载于《黄帝内经》,而在《伤寒论》中则创建了纲领性的辨证论治体系。目前,关于痞证如何分类的理论......
我们对具有心下痞证的42例胃病患者,进行了胃脘部皮肤和胃内温度测定,旨在探求心下痞证的客观指标,试析中医心下痞辨证的机理。资......
<正> 《伤寒论》五泻心汤证原文1.大黄黄连泻心汤证:"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."(154条)2.附子泻心汤证:"......
<正> 《伤寒论》对腹证的描述,有“心下痞”、“心下痞硬”、“胸胁苦满”、“少腹急结”、“腹满”等等。兹就常见腹证之诊法介绍......
<正> 半夏、生姜、甘草三泻心汤临床运用范围很广,运用得当,疗效卓著。但历代著家和《伤寒论》教材(成都中医学院主编64年版和湖北......
<正> 《金匮要略》泻心汤临床运用范围颇广,对急重出血证疗效卓著。但历代医家多以“心火亢盛”作为病机解释,笔者认为,此说欠妥。......
通过分析认为,泻心汤证的真实病机当为胃火亢盛、迫血妄行,"心气不足"可能是对出血时所表现出的烦躁、心悸、面赤或面色发白、腹胀......
<正> 三泻心汤,即《伤寒论》半夏泻心汤和由此演变的生姜、甘草泻心汤,是调和脾胃代表方。高医校教材《伤寒论选读》(湖北中医学院......
以大黄黄连泻心汤、半夏泻心汤、附子泻心汤、生姜泻心汤、甘草泻心汤等方为例,探讨《伤寒论》泻心汤证的处方特点,并以验案为例介......